谁才是西游记中最强的妖怪

  《西游记》一直是大家心中的古典名著典范,除去各大卫视每逢暑假不断重播不说,唐僧、孙悟空、猪八戒与沙和尚一直都是人们口中经常议论的名著人物。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名著分析,一起看看西游记中的谜团有哪些!通过名著解读让我们更好的研究《西游记》吧!

  名著分析

  取经路上,孙悟空是骡是马得到了检验。说老实话,除了个别是大圣依靠个人能力搞定的外,绝大部分依靠外力,就如仙丹锻炼,有了鼎没有炉,肯定没法成丹。大家可能会问,在众多妖怪中,谁才是排名第一的高手呢?

  孙大圣遇到第二位九头妖怪,是住在玉华州竹节山九曲盘桓洞,大名鼎鼎的“九灵元圣”。说起这个老妖怪,有人会问,很多妖怪的名字很老土,如白骨精、金角大王、蜘蛛精之类的名字,土得掉渣。好好一位美女,偏偏叫做白骨精,多么难听。这位九灵元圣,名字就是有料道。

  确实如此,他不止有料,据我的分析,绝对是“西游记中的第一妖”!

  说他是第一妖,绝对没有抬举之词,我得找出几点理由才行。

  第一,他在妖怪系列中辈分高。这些妖怪,有的没有辈分,如黑熊精、白骨精、蝎子精之流;有的有辈分,但属于晚辈,如金角、银角,红孩儿,九头虫等,要不是人家的“部下”,就是人家的女婿、儿女一辈的;当然,也有一些长辈如牛魔王之流的,也不过是家长之类而已。这个九灵元圣,那些徒子徒孙拜敬为“祖翁”,既是“祖”,也是“翁”,这在西游记中,是辈分高的妖怪。

  第二,他是牛的妖怪,不吃唐僧肉。妖怪之所以是妖怪,因为要吃“唐僧肉”。也有妖怪没有动过唐僧肉的念头,但为数不多,九灵元圣是其中的典型。

  第三,他的武功是超一流的。除了使用宝贝之外,能够轻松抓住孙大圣的,也就两三号妖怪,一个大鹏鸟,一个是九灵元圣。大鹏鸟趁着老孙逃跑时,扇两下翅膀将他抓住,可以理解为老孙不留神。这个九灵元圣,牛就牛在他是“谈笑之间”,轻轻松松拿住孙大圣的。一般的妖怪跟老孙过招,都要“披披挂”,穿金戴银的,然后拿上兵器。这位老妖先生,什么都不需要。他“身无披挂,手不拈兵”,左一摇头,右一出口,轻轻松松将孙大圣和沙僧抓住了。这在老孙整个西行的战例中,是独一无二的,实力就是差距,没有一点作假。在小说中,能够不“披挂”、不“拈兵”打败的孙大圣的,也就是如来佛。不过,如来佛尚存在“欺诈”的嫌疑呢。

  第四,他是有情义的。人间有情义,妖怪也有情义。妖怪帮着妖怪去打仗,不是说没有,虽然有个别,都怀着“非法”目的,想趁机过一过“吃唐僧肉”的口福。这位老妖先生,则纯粹是为那些徒子徒孙报仇的。可见,情义大过天。

  第五,也是厉害的,是具有一颗无边无际的心。孙大圣想知道被妖怪弄走唐师父的下落,必须亲自出马,变成小蜜蜂之类的“侦察机”。这位老妖没有那么麻烦,坐在洞里面,稍微运功,便知道被擒的徒子徒孙情况。像佛祖他们观察情况,运用的是慧眼。老妖不需要慧眼,难道这是“慧心”?可惜的是,他们还是妖邪,只能说是“邪心”。

  唐僧沿途收伏了三个徒弟吗?

  唐僧接受太宗皇帝交给的任务后,立即着手西行。不过,刚开始雄心勃勃,出了京城不久,便遇到很多困难,两个随从被妖怪吃了,自己差点也变成美味。如果是这样软弱性格的话,西行是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

  好在我佛慧眼,洞明一切,事先已经安排妥当,给他搭配了一个历史上强大的工作团队。在两界山下,解救出心猿孙大圣;在福陵山中,收服了猪八戒;在流沙河畔,拜服了沙和尚。此外,在鹰愁涧边,得到了白龙马。真是牛气冲天,谁能组建这么优秀的团队?

  事实上,在玄奘大师西天取经中,这些人物都是子虚乌有的。玄奘遇到的困难,绝不亚于西游记中遇到的困难,几乎是九死一生,才到心中的灵山圣境。

  刚开始,玄奘偷渡出境,孤身来到了边关。不幸的是,玄奘来到边境的消息,马上被当时边关高军政长官凉州都督李大亮获悉。《旧唐书》记载,李大亮于贞观元年被任命为凉州都督,对散布在伊吾的突厥余部和其他部落,采取“以绥集之”政策,因此“多所降附”,史书上对其评价“令行禁止,号为称职。”

  李大亮找到了玄奘,明确告诉他,此路不通,必须回去。玄奘无奈,想尽了各种方法,终于来到了边境线。在翻越边境五个鸟也飞不过去的“烽火台”时,胡僧石磐陀开始愿意当向导,后来感到前途惊险,一度动了杀害玄奘的念头,在玄奘的感化下,自己回去了。

  玄奘孤身一人,义无反顾踏上西行之路。途中,得到西域各国的帮助,他们委派了一些人手,协助玄奘,一起前往印度。在翻越一座冰山时,曾经冻死了两名小沙弥。

  唐僧是去见如来佛祖吗?

  西游记中,唐僧的崇高理想,是到西天灵山大雷音寺,拜见如来佛祖,求得真经。

  如来佛祖是谁?这里的如来佛祖,指的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与佛祖年龄相差不大。

  释迦牟尼的俗名叫乔达摩·悉达多,一般说佛陀出生于印度,实际上准确地说,应该是今天的尼泊尔。佛陀出生的迦毗罗卫,是释迦族集居的小城,在喜马拉雅山脚下,今尼泊尔南部与印度毗邻的提罗拉科附近。

  这里还有一个小常识,如来是佛的十种称号之一,如来就是佛,佛就是如来。因此,我们称释迦牟尼为如来佛则不准确,应该称为释迦牟尼佛或释迦牟尼如来。

  玄奘到西天取经,目的地是明确的,即核心的地方是古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该寺建于公元五世纪,位于古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

  玄奘到达那烂陀寺时,正值该寺繁荣的时候,其时规模宏大,大德众多,学术氛围浓郁,是古代中印度佛教高学府和学术中心。历史上,玄奘并不是我国早或唯一来此留学的,还有义净、慧业、灵运、玄照等高僧来到这里学法。

  玄奘要拜见的佛祖是谁?在没有到达那烂陀寺之前,自己也不知道。

  玄奘心中迫切想学习的,是弥勒菩萨的《瑜珈师地论》。他很幸运,能够拜得当时佛教高,那烂陀寺的院主戒贤大师为师,大师其时已经一百零六岁,刚好与西游记中天竺国的高僧年龄相仿,难道这是偶然的吗?

  结语:通过以上的名著解读,你是否会感叹,为何自己竟然不知道其中的这些秘密!事实上,小编也不知道呢……由此可见,光看电视剧还是不能够知晓其中的深层含义啊!一本《西游记》就有这么多的宝贵价值,小伙伴们是不是应该回去多多读书,苦心研究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