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这个点排便更健康
排便是我们每天都需要做的事情,每个人由于体内的含水量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每天的排便时间和次数都是不太一样的。我们都知道,憋便是会憋出病来的,那么每天哪些时间点排便是好的呢?下面三九养生堂的小编就为大家讲解一下。
现在,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导致很多人忙起来都顾不上去厕所,或者,节假日出游,旅途如厕不方便,憋尿憋便也成了常事。在你看来,这也许只是一个很小的习惯,但有些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长期下去,造成的伤害不可忽视……
虽然听着不雅,但事实上,重视排便应像重视吃饭一样,才能进出平衡,保证机体健康运转。好的排便习惯,可从3个方面培养。
第一,大便时别分心
许多人喜欢边上厕所边看报、玩手机,殊不知,这样一心二用会分散注意力,降低对肛门肌肉的精密控制,久而久之可能诱发便秘。
此外,早上容易出现结肠运动,起床后就上厕所,或者早餐后20分钟排便是佳时间。
第二,有便意别憋着
现代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有来不及上厕所便“憋着”,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一定要尽量减少刻意抑制便意的行为,避免条件反射消失带来的便秘。
第三,好姿势助排便
一般来说,蹲便时,肛门周围肌肉放松、腹压增大,有助于顺畅排便。只能坐便时,马桶高度要以大腿保持半屈状态为宜,如身高不够,可在脚下垫个矮凳。对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用力排便可能诱发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好选择坐便,排完起身要缓慢。
此外,好根据大便的情况调整饮食。如出现大便腥臭、难冲净,要适当少吃肉食,增加膳食纤维、蔬果。体检时的便常规检查不要轻易放弃,45岁以上的人好每年查一次。
每天排便几次正常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缺乏运动,便秘的患者增多,有的甚至好几天才排一次大便,而每次排便都为几天前的食物残渣,废物在身体内停留的时间过长,造成肝脏和肾脏负荷,长久下来就会导致大肠内会长出息肉,增加患大肠癌的几率。
美国自然医学博士&营养学博士吴永志公布其养生秘诀中,其中有一条是:每天保持三次大便,如果只有一次便算是便秘。吴先生认为,我们每天食用三餐,好也要能保持有三次排便,在十二点前就有两次排便。另外一次,在下午或睡前都可以。一天如果是能保持三到四次排便,不仅可以排除体内宿便,还能确保吃进去的食用油、脂肪,不被回收到肝脏,藉以减轻肝脏负担。将大肠清除干净,而非把大肠变成累积废物的垃圾场或化粪池。
到底一天排几次大便才正常呢?如果按照吴先生的说法,只有一次便算是便秘,估计现在都市人90%以上都便秘。但一天3-4次大便是不是有点勉为其难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初俊认为,一般而言,保持规律的每天排便1次较为理想。从时间上说,一天24小时对人体而言是一个时间节律周期,养成每天定时的排便习惯,会使排便成为身体一种周期性、节律性的机能,从而使排便成为轻而易举、自然而然而得以完成,而不会成为人们的负担。
“当然有的人一天会排便3-4次,如果没有腹痛及大便成分的异常,也可视为正常现象。”李初俊表示,每天1次的排便足以排除肠道废物,没有必要人为地使排便增加至3-4次。因为对于没有养成每天3-4次的排便习惯者,机体没有生理性的排便条件反射,以致常无便意,排便成为负担,便秘可能日益加重。
经常憋尿惹出五种病
专家提醒,经常憋尿,可能憋出五种病,千万别试。
1.憋尿可引起膀胱炎
憋尿时,膀胱内大量的尿液使膀胱壁压力增大,膀胱黏膜缺血,正常的抗菌作用减弱,当旅途劳顿、免疫力低下时,尿液中的细菌就会乘虚而入,引起急性膀胱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下腹不适或疼痛甚至血尿等不适症状。有部分患者可引起上尿路感染,后果严重。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病。
2.憋尿可引起尿潴留
憋尿时,膀胱长时间过度充盈,膀胱壁压力的增大导致控制膀胱收缩的神经和逼尿肌受损,出现小便点滴难出,即尿潴留。由于老年人逼尿肌功能减弱以及可能存在前列腺增生等疾患,所以老年人更易发病。这种损伤有可能造成永久性损害,难以完全恢复。
3.憋尿可引起前列腺炎
憋尿时,当膀胱内压力增大,尿液中的细菌还可以经过前列腺腺管返流进入前列腺,引起感染,导致前列腺炎,出现尿频、尿急、下腹及阴部疼痛等不适症状。
4.憋尿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
对于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憋尿可引起血压增高,甚至造成心脑血管意外,如心肌梗塞、脑出血等。此外,当充盈的膀胱迅速排空时,迷走神经兴奋引起心动过缓、血压降低、脑部缺氧甚至短暂昏迷,如若出现跌扑,伤情难料。
5.憋尿可能导致尿毒症
如果尿液潴留过多,超过膀胱的储量,便会向输尿管回流,长此下去可能会导致尿毒症,膀胱的括约肌也会因此变得松弛。
男人小便后别忘一件事
一般人都认为,尿液是人体排出的“垃圾”,其实不然,它是检测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人们吃下的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会在血液里形成尿素、尿酸、肌酐、肌酸等“毒素”,只有通过尿液将它们及时排到体外,才不会影响健康。健康的尿液有一些标准,如果指标发生了改变,就可能预示着疾病。小便和健康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人们在小便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健康的尿液什么样
尿液颜色:淡黄透亮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许清泉指出,健康的尿液应该是淡黄、透亮的,不会有沉淀、浑浊的现象。但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尿液的颜色,比如饮水量、体温的变化以及食物、药物的作用。喝水多的时候,尿液可能像白开水一样,是无色的;喝水少、出汗多的时候,尿液就可能会呈啤酒似的黄色,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
排尿频率:每天不应超过8次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杨勇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从理论上说,一个人每天的排尿次数不应超过8次。白天7次,晚上1次,这是佳比例。“但个人饮水量不同,白天排尿4—6次也是正常的。”许清泉补充说,夜尿好不超过2次,如果睡前喝水较多,起夜次数随之增加,也是正常的。但如果晚上没喝多少水,却老是起夜,就要留意疾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