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不断变暖,身体却在变寒
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逐渐变暖,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增加,但是与之相反的是,人体却在变"寒”。
日本健康专家日原结实说,与过去相比,现在人们的体温都普遍降低了。据研究表明,体温降低1℃,免疫力会降30%以上,相反,如果在正常体温的基础上体温提高1℃,免疫力会增强5~6倍。
那么全球在变暧,人体为什么会变寒呢?据专家分析,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压力大,不注意休息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工作压力大,为-r生存或者寻找一席之地,很多人不注意休息,经常加班加点,长此以往,身体免疫力就会下降,大自然的寒湿之气就会乘虚而入,体内寒湿之气也因此而加重。
淋雨
这是许多浪漫的年轻人喜欢经历小说和电影中场景的行为,由于现代年轻人大多晚睡以致血气普遍不足,身体对于淋雨所侵入的寒气不容易立即将之驱出,因此也就不会有任何症状,大多数人也就天真地认为自己的身体很强壮,足以经受这么一点小雨。久而久之,面对这种小雨就完全不在意了。
其实这种淋雨会在头顶和身上其他受寒的部位留下寒气,经常淋雨的人,头顶多半会生成一层厚厚软软的"脂肪”,这些脂肪就是寒气物质。等身体哪一天休息够了,血气上升就会开始排泄这些寒气,由于长时间累积了大量的寒气,身体需要借助不断打喷嚏、流鼻水的方式将之排除,这时又会由于频繁打喷嚏、流鼻水而被医生认定为过敏性鼻炎。很可能由于年轻时贪图一时的浪漫,却要耗费许多年甚至大半生来承受过敏性鼻炎的痛苦,实在不明智。
游泳时不注意
游泳是现代人的一种运动和喜好,对身体也确实有好处,但是游泳也是寒气进入身体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和淋雨相同的是这些寒气大多数不会实时反应,使多数人不认为游泳和寒气有什么关系。多数喜欢游泳的人经常从水中出来时,都会感觉特别冷,特别是一阵风吹来忍不住打一个寒战,这种感觉即是寒气侵入身体最具体的感受。
喜欢游泳的人最好选择没有风的室内温水游泳池,减少受寒的机会。同时在每次游泳的前后各喝一杯姜茶,加强身体对抗寒气的能力。
此外,交通工具发展,以车代步,使得人们体力劳动明显不足,身体得不到充分活动;电扇、空调等先进科技产品的广泛应用,让人们没了四时的概念,夏天不热冬季不冷迟早要生病;吃反季节蔬菜,喝泠饮,光脚走路,湿着头发就睡觉所有的这一切都在无形中带来了一个结果一一体温降低,寒湿之气加重。
寒湿之气是健康的头号杀手,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很多疾病都和寒气有关,所以要健康就要祛寒湿。
那么如何判断身体内有没有寒湿呢?
看大便
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如果不便于观察马桶,也可以观察手纸。大便正常的话,一张手纸就擦干净了。但体内有湿的人,一张手纸是不够用的,得多用几张才行。
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湿气的黏腻性让大便停留在肠内,久而久之,粪毒入血,百病蜂起。
看身体症状
寒气有凝滞的特点,就像寒冬水会结冰一样,血脉受到寒气的侵袭,也会凝滞不通,引起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脖子痛、肩背痛、心胸痛、胃痛、胁肋痛、腹痛、腰腿痛等。以疼痛为主症的疾病,大部分都是寒气引起的。寒气引起气血淤滞过久,则形成有形的肿块,表现为各个部位的肿瘤。所以,以肿、痛为特征的疾病,也都与寒气有关。
寒气会造成水液的运行障碍,引起痰饮的积结。其表现为咳嗽,吐出清晰的臼痰;呕吐,吐出清水痰涎;腹泻,拉出清冷的水样大便;白带,颜色白而清稀如水。此外,与水液代谢障碍有关的疾病,诸如水肿、风湿等,也多与寒气有关。
寒气还有收引的特性。就像物质都会热胀冷缩一样,人的筋脉遇寒气也会收缩。外表的筋脉收缩,表现为小腿转筋、静脉曲张;冠状动脉收缩,则表现为冠心病心绞痛;细小的血管收缩,可引起冠脉综合征或者中风。
早上总是犯困,头脑不清
如果你每天早上7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缠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裹着,让人懒得动弹,那么,不用看舌头,也不用看大便,也能判断自己体内湿气很重。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
总之,寒湿是现代人健康的最大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只要寒湿之气少了,一切所谓的现代病都会远离我们,一切慢性的疾病也会失去存在的温床。所以,对付寒湿邪是我们养生祛病的首要任务,把体内的湿气驱逐出去,身心就会光明灿烂。